• 超度篇

    內含:超度篇6題、回向篇2題其他篇7題工作篇6題財富篇1題

    【怎麼做對夭折的先人最好?】

    1.🏠敬愛的師父吉祥!弟子有一哥哥早夭,即民間所謂的倒房,請教師父,夭折倒房的家兄,可以入祖先牌位,接受大房子孫奉祀嗎?民間有一說法,因是夭折,所以無法併入祖先牌位,必須到寺廟立牌位,眾說紛紜,令我們無所適從,上述說法可採信嗎?請師父教導。

    🙏道晟師父開示

    祖先中有夭折之人或倒房的情況是常見的情形,民間多數人選擇不入祖先牌位供奉,或請到寺廟的主因,是要避免後代子孫受到祖先的影響。

    其原因如下:當祖先無人供奉又與後代子孫緣分未全盡,在過去的業力習氣使然下,即使已投身鬼道,仍會尋找有緣的過去子孫,希望得到供奉與歸屬,若不如意則有可能起惡念干擾子孫,所以會有不供奉或請入寺廟的這種做法,以減少子孫被干擾的「緣」。

    其實子孫是否會被干擾,在於祖先是否能「放下」,即使將其請入寺廟供奉,祖先也必須經由聽經聞法,心開意解放下執著,不再干擾子孫,才能投生善處。

    所以,供奉在祖先的神主牌位中,或請入寺廟供奉,都沒有根本解決問題,讓祖先放下才是根本的做法。

    然而業力主導眾生的一切,包含念頭,要轉化業力無過於「念佛」,所以要讓祖先快速「放下」,莫過於「念佛」!因為「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上功德,是最強的增上緣,能快速轉化業力,令眾生轉念,得生西方。當祖先念佛,轉念「願往生極樂」,即成西方極樂世界菩薩。

    所以,你們應該全家都念佛,也要勸早夭哥哥念佛求生西方,只要持續念佛,師父保證絕對可以讓他仗佛願力往生,南無阿彌陀佛。

    2.🏠請師父慈悲開示,家中供奉了神位,最頂的一層是佛菩薩像、中間那層是祖先靈位、而最底的一層是五方土地神位,請問對剛剛往生的哥哥來說,需要把佛菩薩像和土地神位用紅紙蓋著嗎?

    🙏道晟師父開示

    這是一般民間習俗的做法,出自於對佛菩薩的尊重,但是佛菩薩無所不在,從一切塵到一切眾生心中,遍滿虛空法界,所以不需要以紅紙蓋住佛菩薩像,真正的尊重應該以至誠恭敬心念佛及準備清淨齋食供養佛菩薩與地神和兄長,尤以念佛是對佛菩薩最殊勝的供養,可於佛堂念佛或播放佛號,更可隨時隨處念佛回向兄長。

    佛法傳到華人地區後,結合儒家禮制及當地習俗,因而有種種不同擺設及祭拜方式,各地大相徑庭,像你們家中的擺放方式就屬於當地的習俗,我們應了解這些禮制習俗是源自先人薰習儒家注重孝道思想而制定,其根本是孝悌之心,所以只要以恭敬心孝悌心來做祭拜之事即可,不用有太多擔憂。

    佛視眾生平等,欲令一切眾生解脫成佛,對於新亡者、或往生甚久的親人,均教導陽上子孫替亡者修諸功德,令其離苦得樂,而最快速離苦得樂的方法就是念佛回向亡者,令其往生極樂世界成佛,這才是真正的盡大孝。

    【如何正確送祖先往西方?】

    3.🏠我透過別人介紹,為往生的父親公公到一處請示菩薩,並以所指示的內容為他們培福,最後終於確定他們往生西方了。

    但是我不確定這樣是否如法?如實可信?若往生之後用這種方法可行嗎?

    🙏道晟師父開示

    (一)問題在你信心不夠

    你的問題不在於這個方式如法不如法,而是在於你自己對於阿彌陀佛的願力、這句佛號的功德力不夠瞭解不夠相信,因為信心不具足,所以才會在這句佛號以外,尋求其他解決的方法。

    這句佛號十方諸佛諸菩薩共同護持,祂們都在十方世界導引眾生信願念佛得生極樂。

    如果你信心夠堅定,就算只有你一個人念佛,不管是迴向祖先、往生的父親、往生的公公,你都會深信這句佛號的功德一定會把他們超拔到極樂世界,而不會再去找尋念佛以外的方法。

    所以,你應該自問:

    「為何不能深信這句佛號是阿彌陀佛全體果地功德?為何不能相信這句佛號是無上圓滿,能除一切業障,具足成就一切,稱念決定得生西方?」

    (二)要堅信到何種程度

    淨土法門最難的地方就是「信」,要真的信到毫不懷疑,真是不容易,必須過去生中供養佛修福慧才會有這樣的善根福報。

    現在由祖師告訴我們要信到何種程度。

    蕅益大師說「淨土之生 萬牛莫挽」,一萬頭牛都拉不動,表示對淨土法門的堅定深信!

    徹悟大師則說淨土行人要非常堅定,即便本師釋迦牟尼佛或達摩祖師現前,也不改其信。

    即使釋迦牟尼佛現前告訴你,有比淨土更好的法門,可以讓你即身成佛;或者是禪宗達摩祖師現前告訴你,有無上妙法讓你馬上開悟,你都不會動搖,乃至任何一尊佛菩薩現前都不會動搖!

    如果現在有人告訴你,某個深山有高人,有神通力會指點你,有能力超度你的祖先,你也要不為所動。

    因為深信這句佛號的功德,自然不被任何因緣所動搖。

    (三)順佛本願即如法

    至於如法不如法,原則非常簡單,契合佛意嗎?佛意在哪裡?在經典中,在祖師大德的著述中。

    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人,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人,還有淨土宗很多高明的祖師大德,他們的論述才會是正確的。尤其要以淨土宗開宗祖師善導大師的著述為標準為依歸,如果契合就是如法,不契合就是不如法。

    最如法的莫過順佛本願,善導大師云「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所以身為願生西方的佛子,就該堅定深信彌陀願力到底,通身靠倒絕不改變,一輩子專稱佛名,如此,祖先冤親債主也皆能蒙佛接引得生極樂。

    4.🏠居士傳

    祖先會在所供的牌位裡嗎?

    若在牌位裡,他們如何生存?

    若不在牌位裡,有需要供奉祖先牌位嗎?

    若沒供祖先牌位,祖先會在那呢?

    人死若沒到極樂世界或出三界,不是就得依業六道輪迴去了嗎?

    🙏道晟師父開示

    (一)

    每位眾生都曾是我們的父母與祖先

    每位眾生都曾是我們的父母與祖先,所以世尊教導我們平等對待每位眾生,並要我門做到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因為現世父母師長對我們有養育之恩,父母與善知識之恩最重。

    「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就是行善,由於祖先分布在六道中,戒殺能避免傷害到祖先,修十善又能福蔭祖先,甚至超拔祖先離苦得樂,如上依教奉行就是對祖先的報恩。

    (二)

    祖先與子孫由業緣連結

    子孫的色身是因為由祖先一代一代傳宗接代而有,祖先的家訓、教育、家族事業的選擇(例如畜牧或殺生行業),種種原因都造就今天子孫的業緣,所以祖先對子孫有責任與因果,子孫行善行惡也影響祖先,彼此是業力共同體。

    (三)

    祖先在哪裡?

    距離太遙遠的祖先早已依各自因緣在六道中輪迴,可能是你現世家人、朋友、同事、仇家,甚至是你所飼養的寵物,你吃得津津有味的鍋中肉。

    文殊菩薩化身的寒山大士,因為看到娶媳婦的人家大擺酒席,辦了幾百桌,敲鑼打鼓非常高興,寒山大士一看,馬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哭著說了一首詩:

    六道輪迴苦,孫子娶祖母;

    牛羊為上座,六親鍋內煮。

    此為祖先成為自己現世所吃鍋中肉的最好證明。

    (四)

    祖先住在牌位裡嗎?

    若祖先落入鬼道,又與子孫尚有緣分,就可以居住在後人供奉的牌位裡,就像人間拿到合法居留權的人,這一類祖先可以安居在此,並把子孫家當成自己家,牌位對彼此而言,是方便雙方交流的所在。

    但是如果祖先與子孫之間緣分太淺,即使有牌位,彼此也無法連結。

    (五)

    祭祖時哪些祖先來受香火?

    祭祖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讓後人透過祭祖飲水思源,感念先人。但是祖先死後,各自隨業流轉六道,那麼,祭祖時是哪些祖先來受香火?

    如果祖先淪落鬼道,又與子孫有緣,才可能相應子孫的祭祀而前往受用,這一類鬼道祖先就是一般人所認知的祖先。

    落入其餘五道的祖先,原則上沒有辦法受用子孫祭拜的香火,但是也非絕對,因為每個人情況不盡相同,要視祖先與子孫之間的緣分深淺而定,例如宋代大文豪黃庭堅的真實案例,他雖已投胎人道,但是卻在夢中享用前生母親祭拜自己的芹菜麵。

    黃庭堅二十六歲中進士,做地方的知州。 有一天,他午休時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走出州衙大門,來到某處村莊,看見一個老婆婆站在門外的供案前,手持清香,口中喃喃自語,類似呼喊某人的姓名,他趨前一看,看見供桌上擺著一碗煮好的芹菜麵,香味四溢,他便端起來吃,吃完後走回衙府。

    一覺醒來,深覺夢境甚為清晰,尤其怪的是唇齒間還留有芹菜的香味,他並不以為意,只覺得做了一場怪夢。

    次日午寐時,竟又夢到和昨日完全相同情形,唇齒間也還殘留芹菜的香氣。他甚感詫異,於是起身步出衙門,循著夢中記憶的道路行去。令他驚訝的是,一路行來,道路的景致竟和夢中所見的完全一樣!

    最後他走到一戶人家門前,但門扉緊閉,他便前去叩門,只見一位白髮老婆婆出來應門。

    黃庭堅問她「這兩天是否有人在門外喊人吃麵?」

    老婆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日,因為她生前非常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每年在她忌日時,我都會供奉一碗芹菜麵,呼她來食用!」

    黃庭堅問:「妳女兒去世多久了?」

    老婆婆回答說:「已經二十六年了!」

    黃庭堅心想,自己也正是二十六歲,而昨天又剛好是自己的生辰,於是更進一步問老婆婆有關她女兒在生時的種種情形。

    經過深入了解,他心中已完全明白,這位老婆婆就是他前生的母親,於是將老婆婆接回州衙門,奉養餘年。

    由於黃庭堅前生今世都侍母至孝,而且前生死前承諾母親一定會回來看她,形成二者間深厚的因緣,才會有此特殊情況。

    (六)

    祖先能享用多少供奉?

    子孫對牌位的供奉,祖先能享用多少,除了視彼此緣分深淺外,也受祖先自己的福報影響。

    有福報的祖先,所見的牌位環境像豪宅那樣舒適,住的極舒服;沒有福報的祖先,則感覺像住在貧民窟,住不安穩也不舒服。

    當然,已落入鬼道的祖先通常沒什麼福報,除了自己的微小福報外,最重要的就是視子孫行善行惡對他的影響。

    所以,子孫行善祖先自然會有福報,祖先有福報自然衣食無虞,若子孫不積德,祖先沒有福報,即使早晚上三柱清香,祖先也無福享用。

    (七)

    祖先牌位是人間短暫存在

    祖先牌位是因緣法,隨著歲月而物換星移,自古以來立牌位規矩也不斷變化,無有定法。從早期為父母雕像、供奉單一牌位,演變成同姓祖先集體立牌位的祠堂等等。

    由於因緣法聚散無常,若年代久遠,歷經滄海桑田,牌位也不復存在,所以,祖先牌位只是人間短暫的存在。

    (八)

    在佛寺立牌位不管落入哪一道的祖先都可以得到功德

    在佛寺為祖先立牌位是屬於供養三寶功德,全仗佛力,所以不論祖先落在哪一道都可以得到供養三寶的功德,減輕其當世之苦,或增加其福報,若是落在鬼道的祖先,更容易因供養三寶之福獲得超拔。

    (九)

    念佛供養三寶真實利益祖先

    供奉祖先雖是盡孝道,但只是微少供養,也無法供奉落入鬼道以外的祖先,加上牌位終有一天不復存在,所以不是盡大孝。

    真正的盡大孝必須仰仗佛力,念佛供養三寶,回向祖先,送祖先往西方,讓其永脫六道輪迴,直去成佛。

    然後自己也往生西方,彼時再度化生生世世的祖先回極樂,如是,才是真是報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四恩總報。

    5.🏠師父吉祥,弟子想請教師父,若住家已有供奉阿彌陀佛佛像,適合供奉祖先牌位嗎?若可以供奉,可以使用卧香爐嗎?祖先牌位是供奉在家好?還是請到寺廟供奉好?拜託師父解惑,因為老家祖先牌位已無人祭拜,感恩師父!

    🙏道晟師父開示

    心中掛念祖先,是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美德,與供養佛並無衝突,蓮池大師更是捧著母親牌位出家,二六時中事事奉祀。

    但是對於佛的恭敬亦絕不可輕視,家裡若供阿彌陀佛,建議旁邊再尋一處或另立一案奉祀祖先,做一區隔以表恭敬,布置擺設務必絕對恭敬佛,以免犯了輕視三寶的過失。

    至於用何種方式供香,若你心有罣礙,就選擇傳統立香,香花果供養中的「香」供養,各地文化不同,供養方式也不同,若是你對供臥香有疑慮,就選立香,讓自己心安,一切以心安為主。

    至於祖先的供奉,師父必須先說,你對祖先有這片孝心,真的非常好,若是能供奉在佛寺當然是最好,因為可以親近三寶聽經聞法。

    但是比起供俸,祖先更需要的是功德利益,即便尚不能解脫,但至少能減輕六道輪迴的痛苦,否則不論是供在佛寺或是住家,不到百年的時間,終將無人供奉。

    要了解,由於業力牽引,彼此才會成為祖先與子孫,而且關係越親業力牽扯越深,子孫行善造惡都會影響祖先。

    世間的善行都能利益祖先,那麼諸佛認證的無上法門「稱名念佛」,對祖先的利益決定是第一!

    你應每天專稱佛名,也勸祖先念佛,念念稱名之中,阿彌陀佛都知道你對祖先的掛念,務必優先救拔你的祖先,歷代祖先將因你念佛得度,往生西方成佛,永取解脫。

    所以,你可以供俸祖先,但是務必絕對恭敬佛像,並且記得再盛大的供俸,最終都因滄海桑田,會回到無人祭祀的情況,唯有你不斷稱名念佛,祖先自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這才是真正利益祖先,南無阿彌陀佛。

    🌟師父提供一則真實的因果故事讓你參考,證明子孫行善造惡都會影響祖先。

    滄州插花廟有一董姓的老尼姑,曾經告訴紀曉嵐的外祖父雪峯弭公一件事。

    有一位賣花的老婦,夜間經某熟識的婦女的墓時,突然見到此夫人的陰魂站在樹下,用手指著自己。由於無可逃避,只好戰慄地向前拜見。

    這位夫人告訴她說:「我每天晚上在此等待一位相識的人,要托他帶個口信,望眼欲穿,到今天才見到妳。拜託妳回去告訴我的女兒、女婿:人間所有的陰謀暗行,鬼神全部知道,不必枉費心力。」

    「由於我的女兒、女婿暗中劫奪別人的財產,所以我在陰間受到痛苦的刑罰。所有最近過世的鄉人鄰居,更人人唾罵我。我因為無地自容,只有天天躲在這棵樹下,淒風苦雨,心酸萬狀。」

    「最憂愁的是:女兒不知何時才停止造罪?我不知要沉淪到何時,才能轉生為人?我似曾聽到陰間的神明說:要等到所劫奪的財產全耗光之後,我才有生路。」

    「再者,我的女婿有數張攻訐他人隱私的密函,在他生病時放在螺殼鑲嵌的小皮篋中。請吩咐他拿出來燒毀,免得加重罪過,來日成為我被判刑的證據。」

    叮嚀再三,夫人陰魂才嗚嗚咽咽地消失。老婦人將此事暗中告知此夫人的女兒,女兒起初還很生氣說:「妳難道是對方派來遊說的人嗎?」,等到在皮篋中找到那些信,才驚悚地知道不是瞎說。

    不久,這個女兒的家道日漸消敗,親友中知道內情的,都合掌說:「這位夫人的生路近了。」

    🌟從這則案例得知行善方能利益祖先,而最大的善行莫過念佛,所以請你ㄧ定要念佛,勸祖先念佛,將來回西方團聚,成為永久菩提眷屬,南無阿彌陀佛。

    6.🏠最近有公眾人物去世,並討論關於樹葬、花葬、海葬等等的埋葬方法。因考慮到將來不希望家人在喪葬問題上負擔太大(塔位等等問題),對於樹葬這種簡葬也許是不錯的方法,但不知是否如法。懇請師父慈悲開示,感恩師父。

    🙏道晟師父開示

    無論樹葬或塔位,都只是亡者短暫的留戀或提供後人憑弔的對象,都不是永久存在的,「只要往生西方,一切如法。」!

    若往生西方,人間後事如何處理都不妨礙,留塔位或牌位也僅是供後人憑弔,而且塔位與牌位在世間都只是短暫的存在,唯有往生極樂成佛方具真實意義!

    🍊🍊身後事依據哪種方式隨順因緣,世間無常,滄海桑田,即使入塔受後人祭拜也只是短暫因緣,百年之後皆成荒塚,不論選擇哪種方式都是捨報之後的短暫因緣,而捨報後成為孤魂或墮入惡道,不是因為身後事的處理方式,是由個人業力決定。

    所以要改變的是業力,如果家人可以配合,就請他們在往生後念佛吃素,若因緣允許務必念滿四十九天。助念改變業力勝過選擇骨灰的處理方式,即使自己捨報當下沒有往生西方,也能因家人助念重新提起正念,生起信願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同時讓家人成為彌陀攝取不捨的念佛人,將來同為西方菩提眷屬。

    否則隨順業力不去西方,無論選則什麼方式埋葬,都是無家可歸。

    回向篇

    7.🏠看完【你沒說,阿彌陀佛都知道!】開示影片後,居士請示有關回向的問題。

    🙏道晟師父開示

    至於回向,這句佛號本身已包含完整回向,就算只有念佛沒有回向,阿彌陀佛也都知道,只要持續念佛一向專念定能往生西方。

    回向不是只有「說出來的回向」才是回向,包括用手所寫、心中所想、每個念頭都是回向,而我們凡夫的念頭實在太多太多,多到連自己都搞不清楚,唯有佛能透視我們全部的念頭,所以,就算你沒有對佛說,沒有特定回向給某人,阿彌陀佛不但都知道,而且比你還清楚你的需求,更能透視你的全部業力、你家人的業力,會經過全盤綜合考量後,對你做出客製化最好的安排,所以,你只管一直安心念佛,一切交給佛,不要耗費心神憂思勞慮。

    念佛後,對於你所祈求之事改善多少,請以平常心看待、請隨緣坦然面對,因為其中牽扯到複雜的因果業力、牽址到個人的修為,所以每個人的結果都不相同。但是,不管你「感覺」有沒有改善、改善多少,都一定要相信阿彌陀佛絕不會袖手旁觀,阿彌陀佛一直在你身邊,一直在護佑著你!

    人的一生時間短暫,憂思勞慮何其多!何時了?請安心念佛,求生極樂,方能止息累劫的煩惱苦痛,方能得至永恆的安穩處,南無阿彌陀佛。

    8.🏠煩請師父慈悲開示:我們念佛承蒙佛無上功德,若回向他人,是否如地藏經所說,念者得六分,被回向者只得一分?

    🙏道晟師父開示

    (一)佛經中所說的數字是表法,不是人間的數字概念。

    「地藏經」中所說的七是表法,並非真正的七,如同「佛說阿彌陀經」中的若一日至若七日也不是指七天。七在古印度是圓滿、完整的意思,以方位來看是東西南北上下中,除此之外,天數又以七天作為一個週期,故以七做為表示。

    (二)每個人的七分之一都不同

    每個人回向給他人,對方接收到的七分之一功德皆不同!因為每個人所修功德不同、念頭強度不同、心力不同、意念集中程度不同、念頭持續時間不同。

    例如要回向的人,一個是生命垂危你最疼愛孩子,一個是生病不熟的朋友,你對此二人,回向的迫切要緊程度、念佛時的專注力、念佛回向的數目、念佛持續的時間,一定都不同,你的孩子可能得到10%功德,另一個不熟朋友可能只得到1%功德,但是兩者都以七分之一做為表法。

    (三)每個念頭都在回向,不論有察覺、無察覺、有意、無意、善、惡念頭都在迴向。

    凡夫有無量無邊的念頭,所謂『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但是我們能察覺到的念頭極微少,多為成熟業力牽引下才感知到。

    所謂『回向』,並不是用口說出來,或書寫出來才是回向,而是每個念頭都在回向,不論有察覺、無察覺、有意、無意、善、惡都在迴向!

    地藏經前面的《覺林菩薩偈》『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就是在說明每個念頭都是迴向的原理。

    在凡夫繁多散亂的念頭中,多數都有「我」,也就是說,多數念頭都在為自己祈求回向,僅僅只有一小部分的念頭向著被迴向者,所以迴向出去的只是部分功德,因此才會說被回向者得七分之一,大部份功德仍回到自己(我)身上。

    (四)凡夫散亂的念頭分散回向的力量!

    凡夫散亂的念頭把迴向的力量都分散了,而且因為無法察覺眾多散亂的念頭,所以根本不知道回向的力量已分散到極微弱!

    除非所回向(祈求)之事是定業中的果報,否則要透過迴向去成就一件定業中原本沒有的善果報,對凡夫來說非常困難,因為我們回向的念頭如同微少的零錢,而所要祈求之事卻需巨大的金額,實在無法支付,所以往往祈求落空,因此才說『人生不如意事 十之八九』。

    佛號有無量功德,但是凡夫亦有無量念頭,所以即使都一樣以『求生極樂世界的前提下』,念佛回向各種人間祈願,每個人結果仍不同。如果念佛者極專注、極精進、極懇切、持續不斷念佛,所回向功德的百分比必然較高,祈求滿願的程度也較高。

    但是不論回向功德的百分比是多少,念佛是人間祈願、解決人間難題的無上法門,無有超過此法,只是凡夫念頭太多,削弱回向力量。所以才說『只管念佛,一切交給佛安排。』,因為佛眼透視我們所有的念頭、所有的業力,遠遠超過我們對「自己的了解」(其實根本不了解自己),只管念佛,安忍業果,佛自會做最好的安排。

    (五)念佛得生極樂是阿彌陀佛超越因果法則的不可思議願力成就

    由此更可知念佛往生西方的極可貴!

    因為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悲願,讓凡夫在千萬億恆河沙散亂念頭中,只要有一念想往生西方的念頭,當下都可以往生!這也是「觀經下品」地獄已現前的眾生,只一念就往生的原因。

    此即是善導大師說的「二河白道喻」,不論凡夫貪瞋的水火二河有多兇猛(妄念有多少),只要有一念求生西方的念頭,仗佛願力,波濤洶湧的河中就會出現一條不懼水火、堅固不催的「白道」,讓我們到達彼岸。

    但是,千萬不要誤會,以為只要生起一念求生西方的心已篤定往生,那就不用再念佛了,觀經下品的眾生是因為已即將命終,所以只ㄧ念就往生,而我們尚有一段歲月才命終,在這段時間中,因為妄念無量、心念無常,若不盡此一生持續念佛,「求生西方的念頭」就會斷斷續續似有若無,甚至完全消失,也就是說,水火二河中的「白道」亦是似有若無,時有時無,若無阿彌陀佛的願力白道,我們如何到達彼岸?

    (六)人生百年轉眼過,諸事隨緣莫強求,老實念佛方為上,仗佛慈力往西方,到彼成佛廣度眾,何愁不度回向人。

    工作篇

    9.🏠弟子從事的工作是會計,如果弟子負責一間賣葷食餐廳的帳目工作,是否有犯佛教的戒律?感恩師父開示。

    🙏道晟師父開示

    首先再將師父之前的這段開示提供給你:

    『要仔細思惟《地藏經》這段內容【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是等輩人,如履泥塗,負於重石,漸困漸重,足步深邃。】

    由於娑婆世界的業力,此界的凡夫所有念頭與行為皆在造罪,「無非是罪」即「皆是罪」,包含所有念頭與行為。

    最原始的自然界,弱肉強食,皆以傷害生靈營生,所有動物都是透過獵捕其他動物,或是與同類競爭來維持生命。文明的人類也不例外,人類食用的食物多數殺生取肉,即使不殺生取肉,也會使用農藥傷害眾生種植農作物,就算不灑農藥的有機種植,也必須爭奪自然土地資源才能種出糧食,除了食物,人類還大量剝奪自然界木頭礦石等各種資源,無ㄧ不造業。

    在娑婆世界的凡夫,即使行善,也必須背負無量共業,在造罪中行善。例如救人的醫藥,研究過程也必須殺白老鼠,其他種種的研究或教學,亦無不犯殺生戒,娑婆世界的諸行無法避免犯戒!』

    以上是指娑婆世界依報環境之惡劣,再反觀我們自己的正報,身口意時時刻刻無不與貪嗔癡及自私相應,亦皆是違犯戒律!凡夫在沒有造罪的念頭下(是指能感覺得到的念頭),身口意都仍會違犯戒律,所以,更要盡自己最大力量『粗持重戒老實念佛』,不管從事任何行業,絕對不能離開粗持重戒老實念佛!

    我們凡夫得渡生死大海的唯一浮木,只有念佛,而非戒律!戒律是聖人根器的得度法門,凡夫無法靠持戒清淨而解脫,但是也必須盡量粗持重戒以減少惡緣,否則當惡緣來襲,恐怕連唯一的浮木「念佛」都抓不住,必定隨業流轉!

    所以必須由此參透,不論我們從事什麼行業,都是罪業不斷加重的凡夫,千萬務必抓緊「念佛」這根唯一救命的浮木,以及不能放棄『粗持重戒』,粗持重戒的至誠心會得到佛的護持與消業。

    你若能找到素食店的工作自然最好,若找不到,需要葷食店這份工作,就懺悔念佛,每筆帳目皆仔細清楚,不貪不取,堅定持續念佛,祈求阿彌陀佛幫你安排找到最適合的工作,南無阿彌陀佛。

    10.🏠我每次念佛就會想到現在還沒有工作,所以越念越有壓力,是不是不要勉強自己念佛?或是我不適合念佛?

    🙏道晟師父開示

    沒有任何人不適合念佛!

    是業力控制了你的念頭,讓你產生錯誤想法,覺得自己不適合念佛,使你無法念佛消業,以便令你承受果報!

    也是業力讓你念佛時無法專心,老在念佛時想到沒有工作的壓力!

    你應了解一切皆是業力的操控,應真心慚愧懺悔,懺悔自己業力深重,更應堅定持續念佛,全身心靠倒佛,仰仗佛力來轉化業力,只要持之以恆念佛,佛力自會調化,你的念頭必然會轉變!

    除持續念佛外,你應積極尋找工作,只要念佛,佛必護佑,因緣成熟時,自然會找到適合你的工作。

    但是,你要了解,你有自己的定業與福報,要多久才能找到工作,要視你的福報及精進念佛的程度而定,你若越精進,就消業越快增福越多,自會提早找到工作。

    請堅定深信佛號功德力絕不懷疑,持續念佛!

    11.🏠師父:有件事困擾著我,我不知道該如何做才好。近幾年來景氣一直都很不好,加上疫情的關係更是雪上加霜!有時候好幾天都沒有收入,只能節省開銷,因為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在長期虧損負債累累之下,心裡有以下打算。

    一 、把店收起來,房子賣掉,最好能順便把店頂讓出去。剩餘的錢,打算在郊區買間房子或先租房暫住,因為市區房子都很貴,壓力才不會那麼大。

    二、店收起來,出租給別人。

    我不知道該如何做才會圓滿,或者師父有更好的建議,請師父慈悲為我開示!感恩師父!南無阿彌陀佛!

    🙏道晟師父開示

    此生神識入胎,業果已定,一飲一啄,不離因緣果報。

    雖然今生定業中的福報難以大幅更改,但是念佛人有佛護佑,自然漸漸消業增福,一定能讓你順利平安。

    不用太過罣礙選擇哪種方式,因為你一生所用福報皆有定數,不管選擇前者或後者,對於你衣食住行的福報沒有差別,只要選擇你方便處理的方式就可以,確定後儘管安心去做,阿彌陀佛決定護佑,讓你進行順利。

    心中切不可認為佛沒保佑!實際上從你念佛開始,佛已護佑,若非佛力加持,你現在的狀況將更糟糕,內心更加憂慮,生活更不安穩。

    由於定業牽引,你才投生到世間受種種苦種種磨難,而受苦就是娑婆世界的本質。包括你眼前所見一切、所感受到的生活壓力,都是業力的投射,當你面臨生活困境之時,更應該覺悟自己確實是受業力控制的罪惡生死凡夫,警惕此處絕不可再久留,絕對不能留戀娑婆世界繼續受苦,決定要把握餘生念佛,務必將往生西方做為第一目標,堅定信願一心念佛,除此之外的一切事情隨緣就好,日子能過就好,有屋遮頂就好,錢財夠用就好,不要浪費時間在短暫虛幻的事務上。

    祈願阿彌陀佛加持你,讓你遠離不安壓力,快速選擇順利處理,得以安穩生活安心念佛,南無阿彌陀佛。

    12.🏠懇請向師父請益,若小孩是婦產科醫師,要禮拜那尊佛菩薩較適宜?謝謝您。

    🙏道晟師父開示

    專心稱念、禮拜佛中之王「阿彌陀佛」即可。

    身為醫生一定會希望來看診的孕婦與胎兒都能平安健康的順產,阿彌陀佛不但能護佑看診孕婦與胎兒的平安,還會做最周全的安排,請放心交給佛。

    還有若有胎兒不幸夭折,阿彌陀佛有法界最不可思議的大願業力,能接引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只要為早夭胎兒念佛,阿彌陀佛自會接引其往生極樂世界,這樣的真實例子很多。所以稱念及禮拜阿彌陀佛,等同禮拜十方諸佛,阿彌陀佛絕對是婦產科醫生最大的靠山!

    為了證明念佛是十方諸佛共同宣揚的法門,念佛者得十方諸佛與菩薩護念,師父之前有分享過真實故事,提供二則給你參考,南無阿彌陀佛。

    (一)

    『念佛蒙地藏菩薩現金身結界護佑免於染煞』

    作者姊夫罹患重症在台大醫院公館分院住院,家姐從旁照護,姐夫當時洗腎且已氣切,住院期間更曾心肌梗塞兩次,鬼門關前來回數趟,身體非常虛弱。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當時病房3張病床,姐夫睡中間這張,左右2張床的病人及看護都不幸染煞!院方立即封閉病房將他2人隔離在內,為了避免空氣傳染,更關掉空調,屋內燠熱難當。

    由於氣氛低迷、人心充滿疑懼,就連穿著防護衣的醫師也不敢輕易進入病房。家姐甚至寫好了遺書傳真給我交代後事,因她長期吃素是名虔誠佛教徒,所以我透過院方送了佛經進去,鼓勵她千萬不能氣餒。兩周後總算平安出關,恍若再世為人!

    她事後告訴我:「你姐夫情況一直很差,每當夕陽西下便手指前方,喃喃念著往生親人名字,說他們站在床前?我只是虔敬念佛,告訴他不要害怕,佛祖會保佑我們。」「知道隔壁床都染煞,當然會怕!但我就是一心念佛。」

    「病房被封當晚,一如往常誦經,彷彿間看見地藏王菩薩現金身,在病床四周結界。」「此次平安度劫,都是佛祖庇佑。」

    (二)

    『母親念佛 孩子好養的真實案例』

    施財班員林阿銓,有一次對我說:他有一位妹妹住在東區南門橋附近,在二十年前生了第二胎男孩,取名金星。這個嬰兒,自出娘胎到三歲,身體軟弱消瘦,與普通孩子大不相同,幾乎沒有一天不請醫師看病服藥,晝夜母親都是抱在懷中。

    有一天下午,這小孩病到最嚴重,僅存一絲殘喘的時候,他母親忽然看到三四個兇惡的鬼神,要強奪她抱在懷中的兒子,可是他母親無論如何都抱緊不肯放開,在此萬分危險生死關頭的一剎那間,只見虛空降下一位女人,容貌莊嚴,手拿拂塵,向那些兇惡的鬼神說:「這個小孩是要活在陽世間,你們不可抓他去。」這句話說完用拂塵一揮,那些鬼神即刻不知去向了。那莊嚴女人就向金星母親說:「妳要念阿彌陀佛,妳的孩子就好養了。」從此以後,金星這孩子身體便轉弱為強,安樂易養。

    阿銓師姊說到這裏,又對我說:「看治姊你看,假若不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現身來解救,哪有今日的阿星?諒必三歲就夭折了。」

    我就問她:「觀世音菩薩教她要念阿彌陀佛,她會不會念呢?」阿銓答:「我妹妹根本不曉得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是什麼?因為她對我提起此事,我即把念阿彌陀佛的好處及意義說給她聽,這才開始念佛。」

    13.🏠師父,您好 !我這次貸款又被拒絕了,現在正尋找別的仲介,問別家銀行看看,所以疏文是否要重新寫,非常不好意思,麻煩之處請見諒 !

    🙏道晟師父開示

    你的貸款又被拒絕,沒有關係,師父幫你加油打氣!請你堅定信心,因為要消除業障或祈求人間的事情滿願,這當中都有很多因緣果報的牽扯。

    你念佛及供養三寶,必然已注入了轉變的因緣,但是需要時間。

    如同我們煮一鍋水,這一鍋水要讓它煮開,有幾個決定的因素。一是火力的大小,二是水量的多少。

    「水」代表的是我們的業力,「火」代表的是我們的心力、念佛的力量、及供養三寶的力量,這兩個因素決定這了一鍋水煮沸的時間快慢。

    如果這一鍋水只有一公升,那麼用小小的火去煮,很快就滾了。假設這一鍋水有上噸、十噸、百噸的容量,那麼要煮開就要較長的時間。

    其實當你點了火,開始去煮水的時候,水的溫度就已經在轉變當中。但是此時用手去觸摸,還感覺不到溫度的變化,甚至過了一天再去摸,還是覺得是一桶冷水,因為水太多,要較久才能感受到桶外溫度的改變。

    師父相信你這一鍋業力的水,溫度已經在轉變當中,只是現在還摸不到它溫度的變化,但是,只要你不把火關掉,繼續加熱(繼續念佛、繼續供養三寶),那麼等溫度點到達的時候,你一定會感覺到溫度的上升(事情變順利),再後來會讓你看得到這一鍋的業水煮滾了,最後這鍋業水會慢慢地煮乾了。

    這是轉業消業不變的道理,但是為什麼每個人感受不同?感應不同?因為有不同的條件,業力不同、心力不同、念佛的力道不同、供養三寶的功德不同,這幾個因素決定這一鍋水煮沸的快慢。

    但是,即使是一鍋很大鍋的水,只要不斷地去燃燒它,終有煮沸的時候,就如同成語「滴水穿石」的道理一樣。

    所以,雖然你貸款再度被拒絕,請你一定要堅定信願,要堅持的繼續念佛,所有念佛與供養三寶的功德必然功不唐捐。你只要繼續加火,事情一定會轉寰。我相信你已經在消業轉業當中,只是現在還看不到預期的結果—貸款貸到了,你不要著急,只要繼續念佛,一定會有滿願的一天,南無阿彌陀佛。

    🌼【三千萬叮嚀】

    朋友,現在你了解怎麼煮自己這鍋業力水了嗎?千萬不要著急,千萬不要關火,千萬耐心堅持煮下去,業水終會煮開,最後終會燒乾!共勉之~

    【我怎麼面對人我是非?我如何排遣孤獨感?】

    14.🏠請問師父工作環境有很多人我是非。

    1、如果我們不相應,是否就不會煩惱,造作不善因?

    2、如果我們不相應,就會覺得孤獨。

    二者之間該如何取得平衡?請師父開示。

    【與佛同在是不孤單的妙方】

    🙏道晟師父開示

    阿彌陀佛!我們生活在五濁惡世,確實會面臨許多的人我是非煩惱而覺得難以自處,也確實很容易感到孤獨與孤單。

    師父現在要告訴你「不覺得孤單的妙方」,如果你的心中「佛」一直住在那裡,你就不會覺得孤單!因為你與佛恆常在一起,與佛同起臥,與佛同進出,與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許多的菩薩恆常在一起,就不會覺得孤單。

    其實我們都孤獨來人間、也孤獨回去,卻因為習慣,讓我們在生活中需要有人陪伴、有人認同,當失去同伴與認同時就感到痛苦與孤單。

    請看看佛陀與聖眾的修行,哪個不是獨自一人?塚間樹下各自禪坐悟道,即使是中國的僧團制度,也是各自精進用功,師公上廣下欽老和尚說「隔壁寮房住誰都不知道,各自拼修行!」這是往聖前賢給予我們的身教,我們也應該練習獨自一人的修行,不是要你離群索居,而是要你在心中不覺得孤單,時時憶念佛,與佛同在!

    【念佛是面對人我是非的妙方】

    🙏道晟師父開示

    至於人我是非,我們必需要了解,這些都是幻化而不實在的,請問你十年前林林總總的人我是非還記得住嗎?三年前別人對你的厭惡語言臉色,你還一一記得住嗎?其實當事情發生過後,它就已經不存在了,只是凡夫的執著性,一直把它存在我們的分別意識之中,執取不放!不放掉別人對我們不好的感受,不放掉我們的不平與嗔恨,形成痛苦與煩惱的根源。

    你必需了解,世間所有一切都是幻化不實的,包括別人說你的好、說你的不好,它都是假合的,當這句話講完之後它就不存在了,又何苦一直把它放在心上形成障礙?而且別人說你好你就能解脫嗎?別人說你不好你就會墮落嗎?不會!因為因果取決於你自己身口意的造作,而不是別人對你的評論!

    另外一個面對「人我是非」的方法,就如同你說的,我們是要往生極樂世界之人,娑婆世界只是我們暫時居住的地方,我們永久的故鄉是在美好的極樂世界,那裡都是大菩薩、諸上善人,沒有任何的是非,我們是一個即將要往生到那麼好的國度的人,這裡只是暫時居住的地方,又有什麼好計較的呢?就如同你因為任務到了偏遠的地區,生活條件非常的不好,遇到很不好的人事物,但那都只是短暫的,因為你終將要回到自己溫暖的故鄉,我們必需透過各種佛陀的教法來幫助自己從這些是非煩惱當中超脫出來。

    當然我們凡夫就是妄想為體,就是有這麼多的煩惱,佛陀了解我們,阿彌陀佛更了解我們,知道凡夫要靠自己轉心念很困難,所以給了我們最簡單的方法,只要我們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自然會讓我們消業障減少煩惱,讓我們面對「人我是非」時,自然慢慢降低執著性,自然日漸減少煩惱。因為這句佛號有無上功德,自然會加持作用,只要稱念,煩惱業障就會減少,對凡夫而言,這是最快最簡單也最容易做到的方法!

    所以必需念佛,只要精進念佛,自然而然的會逐漸感受不到人我是非,甚至還能進一步的生起大慈悲心。感受到「說我是非的人,也都是未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他只是一時的煩惱業障障礙住了,而說了這些傷害我的話,他未來也是大菩薩。」如此想,你就不會瞋恨他了。

    請用種種的佛法來開解自己的內心,而念佛是最主要最重要的實行方法,請你要持之以恆念佛。以上提供給你參考,南無阿彌陀佛!

    其他篇

    15.🏠師父吉祥,同修捨報,大體放祖厝,與我們住家不同處,本來我每天都有回家燒香拜佛,旁人卻説我不可以這樣做,連佛前燈也要關掉,真是這樣嗎?

    🙏道晟師父開示

    佛菩薩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當眾生的依靠,不必因喪禮而迴避,而且此時是眾生最想藉由上香向佛訴說心事的時候,佛怎麼可能不讓你上香?佛不生不滅,不受五行之制,一切吉祥圓滿,唯有不信不敬才是冒犯佛,所以你只要虔誠恭敬,淨身沐浴,仍可燒香拜佛,也不用關閉佛前燈,若是旁人有意見,為避免爭執,低調禮佛即可。

    民間忌諱來自古代中國民俗中的五行、生肖相剋相沖而形成「煞」的概念,由「煞」衍生出不祥、不淨應當迴避的認知與做法。

    佛菩薩深入眾生的生老病死,不會因「死」而有忌諱,《地藏經》中婆羅門女在母親死後前往佛寺大力供養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明指眾生面臨眷屬死亡時,更需親近三寶培福,助緣親友離苦,怎可能要眾生「迴避」?

    佛教導眾生一切無非因果,業力決定一切,所謂的「煞」,若無業力便不存在,擔心生活中的「煞」,不如老實念佛,從根本上改變業力,請你盡此一生一向專念,定得佛佑,更請持續念佛回向同修,定可讓他往生西方,將來你們將在極樂成為永久菩提眷屬,南無阿彌陀佛。

    16.🏠師父,阿彌陀佛想請問,參加宗教團體放生魚或蛇之後有部份的死了!我要承擔殺業嗎?

    🙏道晟師父開示

    放生的目的是戒殺護生!一是實行惻隱之心救護有緣眾生出死地,免其恐懼與死苦,故祖師行之;二是感發自己或他人戒殺護生之心,若真發心則是真正減少殺生,免去惡業糾纏,扭轉定業,故說功德大。

    然而現今放生需自問是否如上兩種發心?還是內心有所求成了買賣功德?真發心則功德不可思議,若參雜貪念成雜毒之善亦是善,雖所獲福報大小不同,但亦是善!

    不過既然是放生就必須做到戒殺護生,自己不殺還要勸別人不殺,並盡最大力量守護放生生命安養餘年,理當深入研究適合棲息環境、過程的維生系統,例如祖師大德會另闢放生池並禁止捕獵,就是真正做到戒殺護生,雖難免會鳥吃魚、大魚吃小魚不可能全部避免,卻不可因此而不為,斷了他人生機,但也萬萬不可不做研究或維生措施,買了草草放生了事,只圖自身所求滿願,如此功亦有(救出死地之功)、過亦有(誤放不當環境致死之過),功過不相抵,如何論斷唯佛菩薩與閻羅王能知。

    所以既然眾人發心放生,就要集眾人之力、成城之志,做到真正的戒殺護生,如果過程與放生地都是所及因緣中最好的選擇,則當中少量的死傷可能因原本體弱或疾病傷殘實為在所難免,眾人發心念佛回向即可,所以放生前眾人務必做足功課,才能真正放生,也不致招人毀謗三寶,多利或多弊全在眾人用心。

    戒殺護生是佛子當行義務,除了放生,平時更應該自己吃素也勸人吃素,乃至行走中見螞蟻、昆蟲等亦尊重迴避、蚊蟲吸血不可擊殺,皆念佛回向願同生極樂,將戒殺護生念佛實行在生活中,自然會得到護生的不可思議功德。

    17.🏠請問師父印有佛像的年曆該如何處理呢?阿彌陀佛

    🙏道晟師父開示

    如果破落毀損、無法留存、印有佛像之年曆或印刷品,處理的原則是「恭敬」。

    現在各種環境因緣都已經轉換,古代聖賢都是依當時的因緣制定最恭敬的方式來處理,師父建議盡自己最大能用最恭敬的方式來做,最主要是「心安繼續念佛。」,不要被這些事情影響,往後如果有佛像印刷品,盡量不拿,恆常念一句佛號即可。

    [建議處理方式]

    將其焚化之後,掩埋、或放清淨河流(不影響環保的原則下才做)。

    有些人環境因緣不具足,或是年紀大不方便出門,那就可以將燒化的灰覆蓋在盆栽上。若是以上因緣都不具足,就將灰磨碎,不殘留燃燒不完全的佛像,在流理台沖掉,然後至誠懺悔念佛。

    一切按照自己因緣用最恭敬且能安心的方式處理。師父並非教導不恭敬,而是世間依報因緣不斷轉變,應當掌握原則而非以古制讓自己綁手綁腳,心惶恐不安,將剩下時間繼續專心念佛才是最重要。

    18.🏠弟子有一問題想請教師父,學佛以來有許多的法寶,有的是人結緣的,有法會時請回的,有經典,善書,錄音帶,CD等。 現在年紀漸老,不知道要如何處理這些法寶。有很多善書光碟已送至宮廟結緣,但是經本要如何處理?善書光碟可回收嗎?這是很多學佛的同修都碰到的問題,很怕因沒有智慧處理不當褻瀆法寶。

    🙏道晟師父開示

    古代不論是經書或是文學書籍都非常珍貴,即使破損也仍然是寶,修補後還可以繼續流通,所以自古聖賢訓示「即使經書破落也不可燒化或掩埋」。

    但是現今因緣已改變,因為科技與網路發達,經書的流通或保存已經沒有問題。現在更為保護地球,減少砍伐樹木,各國都主張減少紙的用量,改用電子收據等方式替代。

    世間因緣不斷變化,像是一二十年前的時代產品CD(或稱光盤)也漸漸被淘汰,不再使用並非不珍惜,而是因緣變化。經本也是因緣和合,無法永久存在,即使再珍惜也有消失的一天。

    師父建議,這些法寶在你有生之年自己處理,否則放著不管,家人或子孫也會面臨相同問題,如果不如法豈不害到家人?

    建議處理方法:

    (一)先至誠向阿彌陀佛稟告與懺悔,說明這些經本善書等法寶是累積自己走向「一向專稱佛名求生西方」的因緣,而今弟子已專稱名號求生西方,這些善書CD或破損、或無法使用,找不到流通處(必須先確定無法流通),請阿彌陀佛慈悲加持,讓弟子可以用資源回收方式處理。

    (二)另外弟子再供養流通淨土法門法寶的印製經費

    (這是因為讓法寶停止流通,所以再供養三寶增加流通法寶,而且是淨土法門的法寶。),或是護持網路弘法,因為這也是幫助佛法流通。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已經改變,大家習慣透過網路觀看開示影片學習佛法,所以讓佛法在網路流傳,利益眾生的效果也非常顯著。

    請你以懺悔、念佛求生西方、供養印製經書或護持網路弘法,來化消以資源回收法寶行為的過失,南無阿彌陀佛。

    【處理往生者的遺物會不吉祥嗎?】

    19.🏠弟子請示師父:目前00意外過世前3-4天,手上戴的佛珠斷掉了,當時就收起來,現在想重新整理佛珠,有些長輩卻認為不吉祥,我擔心是否會給幫我整理佛珠的朋友帶來惡運?這朋友常鼓勵我要精進,她認為不要執著,我希望朋友吉祥,請示師父應如何是好?

    🙏道晟師父開示:

    人是凡夫,所有的感覺都是妄念跟業力所造成,感覺吉祥或不吉祥都是短暫、間歇性的妄念,對物質的感覺不同都是人的感覺在變化,因為物質本身除了成住壞空並無其它改變。

    同樣是一條佛珠,如果這條佛珠是佛、菩薩、聖者、祖師所留下的遺物,後人是否會視若珍寶?甚至認為是最稀有吉祥之物!反之,若是一般人死後所留下的佛珠,後人則覺得「那是死人的東西」,甚至認為觸摸後會帶來晦氣不吉祥,害怕碰觸。

    同樣是一條佛珠,卻給人如此截然不同的感覺,問題在哪裡?在人的妄想分別所造成!

    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本就有諸多惡報與不如意事,若遇惡緣惡事,應當了解一切都是自己因果業力所導致,絕非是碰觸他人遺物所影響,切記!不可將所遇惡緣惡事歸咎於自身之外的人、事、物、環境,應了知因果,至誠懺悔,認真念佛。

    佛珠本身一樣只是佛珠,若你的心仍有掛礙無法克服,則採取恭敬的處理方式,將之燒化、掩埋,倘若你心念可以克服,拿來念佛又何妨?而且佛珠的主人也會因你念佛的功德得到佛的護佑,甚至往生西方!

    由此事之因緣,你更應生起堅定求生極樂之心,時時精進念佛,待他日你往生極樂世界後,你所留下之佛珠將會讓大家搶著要,可以想像人們會說「這可是往生極樂世界菩薩所念的佛珠呀!多麼吉祥!若拿來念佛,肯定會沾光,也可以往生西方!」,你說是不是?南無阿彌陀佛。

    20.🏠請問師父,念佛人可以捐贈器官嗎?過去我以為佛教認為往生後要等八個小時才可以移動遺體,所以捐贈器官並不可行,但既然是平生業成,器官捐贈是否就不會引起他極大痛苦而影響往生?

    🙏道晟師父開示

    依教法來說,平生業成的念佛人捐贈器官是沒有影響的,因為在臨命終前,阿彌陀佛就已經現身接引,神識於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花之內,在《觀經》中,不論上中下三輩善根的眾生,都是馬上化生於極樂世界,神識當下隨佛離開,自然沒有痛苦的感覺。

    🌟但是,有二項前提:

    (一)當事人是真正「平生業成」念佛人。

    (二)當事人對於器官捐贈沒有任何罣礙與恐懼,而是像佛菩薩一樣歡喜布施。

    (一)何謂平生業成的念佛人

    (1)心態上

    「平生業成」是指「往生已定」,心態上對於稱名必生、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是100%「篤定」、「有把握」、「不懷疑」、「永不改變」,將念佛往生擺在心中第一位,自然而然的時時刻刻想念佛,遇到任何事情與困難也都是靠念佛,將一切都交給阿彌陀佛安排,一直安心念佛到臨命終阿彌陀佛來接引。

    (2)念佛上

    「平生業成」的人一輩子對佛號念念不捨、常上心頭,雖然因為生活瑣事沒辦法24小時念佛,但是心中恆常有佛號存在,一得空就念佛。

    如同母親對孩子的愛,雖然母親沒辦法24小時都想著孩子,例如專心上班、或是吃飯睡覺時,但是母親對孩子的愛一直存在心中,這份愛讓母親對孩子念念不捨,經常想起孩子,而愛越重,想起孩子的頻率就越高。

    如果心態上、念佛上都做到了「平生業成」,即使沒念佛的時候,心中依然有「南無阿彌陀佛」的存在,如同母親心中有孩子一樣,也如同熱愛唱歌的人,即使沒唱歌時,心中仍有歌曲跟旋律存在。

    (3)佛力護佑

    「平生業成」念佛人對佛號念念不捨,雖然念佛仍會被世間的事情中斷,因為我們是凡夫,需要工作、睡眠等等,但這並不阻礙阿彌陀佛對念佛人的攝取不捨與救度。

    「平生業成」的念佛人不管是什麼時候臨終、在什麼地方臨終、以什麼方式臨終,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都會現前加持,令其歡喜踴躍沒有痛苦,在阿彌陀佛功德光明的照耀下,所有業力皆悉隱蔽,猶如聚墨,不管什麼死亡方式(重病、昏迷、橫死)都不會感到痛苦,因為阿彌陀佛光明現前時,臨終之人當下唯一能感受到的念頭只有阿彌陀佛的光明功德,對於因意外受傷或生病痛苦的色身,神識不會有任何感知,而且因為彌陀光明加持,自然沒有生平的雜念、心無罣礙、心不顛倒,只有歡喜踴躍,快速隨佛回極樂。

    (二)當事人對於器官捐贈沒有任何罣礙與恐懼,而是像佛菩薩一樣歡喜布施。

    如果能做到如此,師父當然隨喜讚嘆功德。反之,若是想效仿佛菩薩的捨身布施而捐贈器官,但內心對器官摘除有所不安,超出自己的善根程度,反而會形成臨終前的罣礙,進而影響安心念佛,那麼,這麼做反而是愚痴而不是菩薩行。

    🪷既然是「平生業成」之人,為什麼還要害怕捐器官影響往生?

    「平生業成」如前述所說有心態上、念佛上的兩個條件。但是眾生是善變的,可能因為外在因素影響,從心態上、念佛上退失,從「平生業成」跌落至「往生不定」。

    例如面對器官要被摘除,每個人的心性不同,感受到的恐懼也不同,大部分人可能對摘除器官感到非常害怕、有些人只有些微害怕、也有人不害怕,但是,如果臨終時刻突然到來,面臨器官捐贈的問題會不會因為害怕而影響念佛?我們是善變的凡夫,因緣未到誰都不知道。

    如果原本就是心念比較容易動搖、膽子比較小、又容易想東想西的人,再加上勉強自己去做器官捐贈,那麼,此人越接近死亡時就會越害怕器官捐贈的到來(摘除器官),然後因為恐懼而失念,不能念佛,最後心裡只剩恐懼焦慮,沒有佛號。

    當恐懼取代佛號變成心中第一位,導致念佛中斷,漸漸脫離自然而然有空就念佛的狀態,恐懼焦慮佔據心頭的頻率會越來越高,此時就要非常小心!因為這種念佛中斷不是因為生活瑣事中斷的,而是佛號在心中「地位被改變」而發生的中斷,嚴重性完全不同!

    當佛號在心中的地位被改變,不再是第一位,恐懼變成第一位時,佛號會很自然變少,心態上、念佛上的行為也都會改變,此時就已經脫離「平生業成」,若沒有善知識在旁提攜勸導,將會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所以,如果面對器官捐贈能做到安心不恐懼,還能持續念佛的人,師父隨喜讚嘆此菩薩行;反之,如果做不到就量力而為,安心念佛為首要。所以對於器官捐贈的問題,師父的回覆是「對平生業成的人沒影響,但需量力而為」。

    除捐贈器官外,凡夫能做的菩薩行還有「念佛發願往生」、「勸人念佛,自信教人信」、「念佛回向給別人」,這些是我們容易做到的菩薩行。

    要知道,今生一切以念佛篤定往生最重要,其餘諸行請量力而為,只要往生西方後自然成為菩薩並快速成佛,彼時自有無量功德力普度眾生,自能成就無量菩薩行,南無阿彌陀佛。

    21.🏠請問師父,我的母親願意念佛,但不肯吃素,我該如何開導她?又,所謂的吃素,是純素嗎?或是蛋奶素也可以?

    🙏道晟法師開示

    勸家人吃素或念佛,要具足佛力加持、善緣及方便。

    (一)佛力加持

    勸導眾生吃素念佛一定要仰仗佛力加持,因為過去生中我們造諸惡業,惱害眾生,與眾生所結的緣多惡少善,加上造作妄語、兩舌、惡口等口業,導致今生「雖有實語 人不信受」「人所不敬 雖有教敕 人不承用」「若出為人 常被誹謗」,因此,欲勸人吃素念佛,應祈求佛力加持,念佛回向對方,仰仗佛力讓其聞言信受,如果家人仍不吃素不念佛,由你代為懺悔並念佛回向家人,求請佛度化。

    黃涵之居士依照印光大師開示,每天念佛回向給母親,並替母親在佛前懺悔,一個多月後,母親得佛力加持,開始吃長素念佛,當年其母是八十一歲,每天念兩萬聲佛號,至九十三歲念佛往生。

    (二)具足善緣

    要勸導眾生吃素念佛,彼此間一定要具足善緣。若具足善緣,不論你說什麼、做什麼,對方都能接受。如果彼此是惡緣,你說再好的法,對方都不能接受,即便聽聞當下,對方就能了解此法對他有幫助,但也會心生抗拒。

    我們與眾生過去生因緣雖已定案,但是今生因緣可轉,應由自己做起。

    我們經常講「得度因緣成熟」,在這成熟的因緣當中,一定也包含你們之間的善緣,所以印光大師告誡要勸父母或家人吃素或念佛的人,不可以失了倫理、失了孝道、失了善緣。

    應先對母盡孝,關懷問安,增長彼此善緣,然後勸其吃素,她才能接受,對其他人亦應如是。

    (三)具足方便

    要勸導眾生饒益眾生,一定要具足方便。我們是凡夫,做不到如菩薩般,入定觀察眾生,以眾生所喜歡的法門來教化眾生,但是,我們可以盡心說明及付出,以令對方接受。

    例如勸導吃素,可以從健康角度出發柔性勸導,告之被宰殺的動物,死前恐懼掙扎,排出毒素留在肉中,吃其肉也將毒素一併吃進去,有害健康,以關心對方健康為方便來柔性勸導。

    也可以用美味素食為方便,經常購買或自己煮美味素食供養母親,令其少吃葷食,並漸漸喜歡素食。

    吃素能吃純素最好,若做不到,奶素也可以,但不能吃蛋,南無阿彌陀佛。

    財富篇

    22.🏠師父您好!我有個疑問,我現在已經一心念佛,也知道增加財富的方法就是念佛跟供養三寶,那我還要拜土地公嗎?雖然我知道靠阿彌陀佛就好了,但是我們接下來還要做生意,也想請土地公幫忙,麻煩師父開示,謝謝。

    🙏道晟師父開示

    你知道增加財富的方法就是念佛跟供養三寶,這是完全正確的,你要知道我們人在人間所遭遇的一切,無非就是我們的福報跟業力。當然,也可以說無非就是我們的業力。業力裡面有善業有惡業,所以要增加財富的方法,沒有超過念佛跟供養三寶。

    第一:你現在雖然知道靠阿彌陀佛就好了,但是知道跟完全真正的知道還是有小差距,因為如果你真的知道全部靠阿彌陀佛,你就不會問是否還要請土地公幫忙,因為你已經知道增加財富是靠念佛跟供養三寶,不是靠請土地公幫忙。

    至於土地公呢?祂們一定是生前為善之人,所以死後才有福報可以作為地方上的土地公,可是畢竟也只是屬於鬼神之數,還在三界六道輪迴當中,福報有限、功德有限、能夠護佑你的也有限。尤其你說要增加財富,這跟你個人的因果業力有關,土地公沒有辦法平白無故給你,所以你現在的問題是,你已經了解,也基本上相信,但是要更深入一層的相信,要真正的全身心靠倒阿彌陀佛,真正所有的事情全部靠念佛與供養三寶解決,不會有任何的疑慮。

    第二:是不是還要拜土地公?假設我們心裡很清楚,我現在是念佛弟子,所有的事情一心一意靠阿彌陀佛,你來拜土地公只是恭敬祂,並不是向祂祈求賜予你財富,那麼這是可以的。你恭敬祂,同時也要勸土地公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你要跟土地公說,「當祂念佛之後,可以增加祂的福報、功德力,也增加祂在土地公任期之內,更有力量去保護他轄區內的子民」。此外,更要勸他求生極樂,祈願他任期圓滿之後,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土地公他還在三界六道輪迴當中,也是阿彌陀佛所要度化的十方眾生之一。

    所以現在你知道念佛了,也必須要把念佛還有求生極樂的真實利益告訴土地公,恭敬誠意的勸導祂告訴祂,這樣當然是可以。

    希望你要一心一意的念佛,只要你念佛,你福報一定會增加,阿彌陀佛也一定會在你個人的因緣之下,為你做所有最好的安排。

    第三:師父要告訴你,世間的財富是虛妄的,再有錢的人,當他往生的時候,一切都不再屬於他。自古最有錢的,無非是皇帝,皇帝難免一死,皇帝死了之後,他的權力、財富、整個國土全部與他無關,都歸於下一任皇帝所有,所以完全是虛幻的。

    我們現在為念佛弟子,在人間只要能夠安穩的生活就足夠了,不需多求,能夠安穩的生活安心的念佛那是最重要的世間最大的福報。沒有超過念佛所帶來的福報。

    念佛是真實功德,念佛所得的福報也是真實的福報,而世間上其他我們所認知的這些財富、壽命、健康等等,都是虛幻的,因為總有一天會消失不見的,唯有念佛得生極樂世界,這是真實的,可以讓我們永遠不再受六道輪迴,而且可以直接成佛。所以一定要記得,念佛才是真正最高的財富、最高的福報,一心一意的念佛,其他不用求,阿彌陀佛自然為你安排。